提起特許連鎖經營,也許你能夠馬上聯想到的是“麥當勞”、“星巴克”。這種經營模式在國內餐飲、服裝、零售等行業多有成功案例。“紅黃藍”在另一個看似較難展開特許連鎖經營的領域——嬰幼兒早期教育產業上取得了成功應用
《證券市場周刊》
北京紅黃藍兒童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紅黃藍”),是一個集兒童教育、娛樂、潛能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服務企業。這家企業以“直營+特許連鎖”經營模式開展嬰幼兒早期教育,今年4月,被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評為“2005中國優秀特許品牌”。
創始人史燕來關于“紅黃藍”的商業創想,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末管理兒童娛樂項目“翻斗樂”的經歷。
從“翻斗樂”到親子園
“翻斗樂”是一種綜合性健康娛樂設備,主要設施包括大型管道、軟體積木、滑車、獨木橋、海洋球、蹦床等,通過跳、爬、鉆、滑等動作鍛煉兒童的綜合能力。
“當時引進翻斗樂就是覺得北京的孩子冬天沒有玩的地方。”史燕來說,中國科技館“翻斗樂”推出后,贏得了眾多0-6歲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親們的喜愛,直到現在,也經常被很多父母和孩子提及。
這種“火熱”,令她感受到國內適合低齡兒童的室內教育娛樂場所的匱乏狀況。
雖然“翻斗樂”給孩子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但在讀過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的史燕來看來,嬰幼兒的教育不能僅限于此。尤其是,若0-3歲的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對一生的成長可能都是一個較大的遺憾。
通過大量調研,她發現,家長們都愿意為低齡兒童的智育發展投入,但不知道投向哪里,因為國內市場還沒有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機構。
“孩子太虧了,需求太多了,市場太大了。”史燕來由此萌生了開展親子教育的念頭。
“從無到有,總是畫著無數個問號。雖然說有需求,而且我們認為這條路一定能夠走出來,但是畢竟沒有先例可供參照。”史燕來借鑒了國外親子教育的經驗,聯合中國老教授協會、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的教育專家共同研究開發出一套親子教材。
在此基礎上,1999年2月,史燕來的團隊創辦的第一家“紅黃藍”親子園在中國科技館以項目研究的形式推向社會。
在“紅黃藍”親子園,課程均以科學游戲的形式出現。孩子和家長共同上課,通過游戲,享受快樂、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史燕來說,親子課程是對孩子和家長的共同教育,在親子教育中,家長和孩子各占50%,缺一不可。
“親子園一經推出就火爆了,家長們帶著孩子蜂擁而至。”但是史燕來并沒有成功的感覺,壓力反而更大。她說,當初,很多家長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如果做不好,對整個早教市場將是一個打擊。通過和家長、孩子緊密地觀察和交流,“紅黃藍”不斷進行教學和服務改良。
“從創辦到現在,我們已經有15版教材了,教育教學課程有幾十種。”史燕來表示,這15版教材凝聚著“紅黃藍”多年的心血,也形成了“紅黃藍”的核心競爭力。
特許連鎖經營
2000年3月,“紅黃藍”取得了北京市首家由教育部門頒發的0-6歲親子教育辦學許可證。日益臻熟的親子教育經驗在親子教材的梳理下逐漸規范和標準化,2001年四季度,“紅黃藍”開始向全國開展親子教育特許連鎖經營。
“對于加盟者來說,首先是要熱愛孩子、熱愛教育事業,其次才是經濟實力的考慮。”史燕來表示,“紅黃藍”要做百年老店,因此不接受缺乏愛心、只單純考慮短期投資收益的人。
對于授權方來說,通過特許經營,可以復制成功經營模式,實現企業穩步發展,形成規模優勢;而對于加盟店來說,通過購買一個成功的經營模式,不必“摸著石頭過河”,大大地降低了創業風險。
特許連鎖經營使得“紅黃藍”的規模得以迅速擴大,2002年底,全國連鎖園達到數十家,并被授予“北京市名優特許經營品牌”。
繼2004年再次獲得了這個稱號后,2006年4月,“紅黃藍”又被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評為“2005中國優秀特許品牌”。
在“紅黃藍”所獲的大大小小獎項中,史燕來極為看重這個“2006中國優秀特許品牌”,她聲稱,這是對“紅黃藍”教育品質和商業價值的雙重肯定。
從親子園延伸到幼兒園
“紅黃藍”在培育親子教育品牌的同時,還時刻銘記著不斷擴張品牌的外延。
2002年是“紅黃藍”規模化起步的關鍵一年,同樣在這一年,最初進入“紅黃藍”親子園的孩子該進入幼兒園了。史燕來決定為孩子提供一條龍服務,做足孩子學前教育,進入幼兒園市場,而此時北京市幼兒園的數量是2000家,競爭對手如林。
史燕來的底氣是,“‘紅黃藍’一直靠口碑相傳發展,因此親子園的生源也可能是幼兒園的生源。”2003年,第一家“紅黃藍”幼兒園在北京開辦。
史燕來表示,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只有創出特色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才能在競爭中勝出,而幼兒園教育的特色通常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要滿足幼兒園的基本操作規程,在此基礎上具有自己的教學和服務特長。
“紅黃藍”的特長是將國際先進理念和中國國情相結合。
吸收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蒙臺梭利教學法、感覺統合理論等理念,并結合中國兒童身心和大腦發育特點,“紅黃藍”研發了一套嬰幼兒立體教育方案。這個方案被列為國家“十五”重點科研項目《尊重平等教育與德育改革》的一級子課題。
2006年8月,“紅黃藍”還與英國著名教育機構——劍橋教育集團(CE)簽署了中國幼教市場的獨家戰略合作協議。以此為基礎,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更具個性化的成長方案。
和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不同,“紅黃藍”創始人實行了骨干員工持股制。“‘紅黃藍’是每個人的事業”,史燕來相信,在這樣的制度下,每一個熱愛早教事業的人都有一生奮斗的目標,并且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
“朝陽教育”市場廣闊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中國0-6歲的嬰幼兒達到1.4億,其中城鎮0-6歲嬰幼兒為5200萬左右。如果保守估計:城鎮家庭每月為6歲以下的孩子教育投資50元,在僅考慮城鎮市場的情況下,0-6歲兒童教育市場消費額就可達到50(元/月)×12(月)×5200(萬人)=312(億元),但目前全國早期教育的年銷售額只有數十億元左右。
在“新東方”等公司帶動的成人教育投資熱的同時,近來已有部分VC們悄然尋求進入“朝陽教育”,即幼兒教育領域。
“集富亞洲”投資經理樂文勇在投資以課外教育為主的安博教育集團后,下一個看好的熱點就是幼兒教育。“華興資本”CEO包凡亦認為,早教和學校以外的培訓在明年將成為投資熱點:首先,近年來相繼出臺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為外資進入提供了政策依據;其次,行業仍處于相對分散狀態,發展勢頭較好的企業初露端倪。
文章由(特許連經營學者)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