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許宗衡市長(左)為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揭牌。本報記者 黃宇 攝 |
深圳公交將三足鼎立
奧一網訊 紅色綢緞從兩塊鋼制的牌匾上滑落,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深圳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昨日誕生。昨日,深圳市市民中心B區多功能廳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
而這場歷時兩年的巨大轉型,用副市長張思平的話來說是“剛開始”。2007年9月19日,深圳公共交通邁出市場競爭向區域專營轉型的第一步,深圳進入公交區域專營時代,將形成三家公交特許經營企業經營全市公交業務的市場格局。
區投資管理公司控股
昨日,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深圳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副市長張思平分別為其揭牌。據悉,新公司均由兩區成立的投資管理公司控股。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由龍崗區投資管理公司控股34.4%,運發實業占25.79%,康達爾占14.44%,新西湖占10.32%,金華南占3.78%,中南占3.4%,中旅占3.22%,巴士集團占1.7%,橫崗汽運占1.63%,坪山汽運占1.28%。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由寶安區投資管理公司占33.5%,中南占25%,安道占17%,恒譽光明占10.2%,新通寶占6%,巴士占5%,運發3.3%。
據悉,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為張守軍,總經理為孫文亮。深圳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為康承,總經理為張春平。
群雄并起時代完結
1985年后,深圳組建城鎮公交公司,經營特區外的線路,逐漸形成了多種營運主體并存的模式,公交行業采用政府指導、市場化運作模式,在政府較少投入的情況下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目前已形成公交企業38家,公交車輛9700多輛,公交線路415條,線路總長10348公里,年客運量15.6億人次的規模,較好地滿足了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但市場競爭暴露的弊端也逐漸顯現,網線冷熱不均、整體服務質量偏低,節假日市民投訴頻繁。2005年3月,深圳首次公布深圳關外公交將實行區域專營改革,屆時將有一兩家有實力的大企業兼并重組小企業。此后,對于關外公交改革的調研和準備工作陸續展開。
非特許經營將退出
今年8月1日,深府〔2007〕165號《深圳市公交行業特許經營改革工作方案》公布,將組建關外兩家新的公司,并授予兩公司在寶安龍崗的公交特許經營權,形成“一體化、規模化、集約化”的公交行業發展模式,整合公交資源,促進特區內外公交一體化均衡發展,提高公交整體服務水平。
根據時間表,在明年12月31日前形成深圳三家公交特許經營企業經營全市公交業務的格局。據悉,改革將按照組建企業―特許授權―資源整合―置換“綠的”經營權―貨幣補償―非特許經營企業退出市場的步驟推進,目前已經完成組建企業,近期將授予特許經營權。
■特許經營改革時間表
組建企業(2007.6.30―2007.9.19)
寶安、龍崗兩區政府各自負責引導組建一家新的公交企業,并以該企業為平臺整合其余公交企業;
特許授權(2007.9.19―2007.11.30)
深圳市交通局組織特許經營權授權工作;
整合資源(2007.12.1―2008.12.31)
特許經營企業整合兼并其余非特許經營企業;
置換“綠的”經營權(2007.10.1―2008.6.30)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采取(邀請)招標的方式授予“綠的”經營權,置換原公交資源;
貨幣補償(2007.12.1―2008.12.31)
市政府對符合貨幣補償條件的企業,給予合理補償;
退出市場(2008.12.31前)
完成非特許經營企業退出市場工作。
■老總釋疑
西部公汽公司總經理
原有線路全保留
記者(以下簡稱“記”):區域專營后,特區外的公交車在車型、標識上會不會盡快實現統一?
張春平(深圳西部公共汽車公司總經理,以下簡稱“張”):現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新公司所有的參股企業,在6個月內,要全部完成原有車輛向新公司的過戶。其他選擇綠色補償或者不愿意參股的企業車輛,也將在2008年底以前全部完成向新公司的過戶。新公司的車輛將全部采取統一的標識,但在車型上將會按照車輛的使用年限逐批更換,實現統一。
記:此次改革涉及到2萬多名員工,在這一問題上,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張:司機、乘務員新公司全部接收,管理人員我們也將盡量錄用。部分員工可能要完成類似國有企業員工改制的身份轉變。在補償問題上,應該會政府和企業同時來承擔。
記:有市民表示,此前一些冷僻線路往往只有一家公司經營,這次區域專營后,會不會由于資源整合而取消部分線路?
張:原來有的線路,這次我們將會全部保留,正常運營。明后年,特區外的線路將會啟動整體調整,對市民的出行不會有任何影響。
記:深圳通的安裝問題會不會很快得到解決?
張:一年之內,我們公司的公交車會全部安裝上深圳通設備。
張思平對兩家區域專營公司提出多項要求公司服務未改善取消特許經營權
昨日的揭牌儀式上,副市長張思平表示,在這次區域專營對特區外38家原有企業的整合中,在股權比例、股權結構中充分發揮了區政府的主導作用,容納了不同服務水平、不同經營機制的企業共同組成新的團隊。
張思平也指出,在各部門積極努力下,推動實現的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深圳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的掛牌,還“僅僅意味著改革邁出了第一步”。
對于兩家區域專營公司掛牌后各方面的工作和任務,張思平提出了多項要求。
運營時間表要盡快調整
對于新成立的兩家公司,張思平表示,兩家企業承擔著未來特區外公交服務的責任,要盡快完成新公司的內部整合,統一服務標準和服務水平。在服務質量上,要向現在特區內的巴士集團學習。就特區外公交運營服務的情況,在區域專營后要向人大提交一份報告,交待區域專營后特區外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有否顯著提高。張思平表示,明年上半年,他還將實地到特區外乘坐公交車進行體驗,對于公交服務質量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將責成嚴格整頓。
張思平表示,特區外過去是線路專營、承包經營,新公司掛牌后,要盡快拿出調整現有運營方式的時間表,改善組織結構。如果在區域專營后,這種個人承包經營的模式還沒有改變,服務質量沒有明顯改善和提高,將對區域專營公司進行嚴格處罰,必要的話,也會考慮收回特許經營權。
改革中解決好員工去留
對此次特區外公交區域專營,張思平表示,按照原有的企業服務質量和水平,區政府本來并不具備主導的條件,但是考慮到調動區政府的積極性,在股權分配上,讓區政府進行主導,成為最大的股東。
張思平表示,這也意味著,寶安和龍崗兩區區政府將是此次公交區域專營重組改革的第一責任人。在新公司的組建改革中,會涉及到2萬多名員工的去留和幾百萬人的出行,因此,區政府必須做好改革中的穩定工作。對于改革中可能出現的勞動合同糾紛以及企業之間的糾紛,要做好協調解決工作,保證改革的穩定推進。
其他部門要提供支持
作為公共交通的監管部門,張思平要求深圳市交通局必須做好此次改革中企業的現金補償等工作,同時對企業要加強監督管理。張思平表示,如果說以前30多家企業還可能存在監管不過來的局面,那么現在3家企業的監管,交通局必須給市民一個交代。
他同時要求政府其他各部門,對新成立的企業多加支持,“公交企業不應該謀取暴利,但也不應該長期虧損。”對于特區外兩家公交企業的運營,考慮到新開線路需要增加車輛,安裝深圳通設備、場站建設不足等問題,財政、國土、規劃等部門都應該給予支持。
東部公交公司總經理
深圳通盡快裝好
記:組建新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孫文亮(深圳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以下簡稱“孫”):新格局的建立和舊格局的退出吧。我們會依照政府165號文件做好后續工作。
記:新公司會實行什么樣的票價制度?
孫:新組建的公司會堅決執行政府制訂的降價方案,但目前方案還沒有最后出臺。
記:降價方案主要依靠深圳通打折,關外公交車大部分都沒有安裝深圳通,怎么實現優惠?
孫:其實在許多跨區的線路上已經開始安裝深圳通了,我相信新公司進入正常運作后硬件設施會到位的。
記:新公司成立后會采用統一的標識嗎?
孫:會的,我們初步考慮要聘請專業的公司對我們企業的整體形象做設計,我們也會按照政府的要求在6個月內完成原有車輛向新公司的過戶。新公司的車輛使用統一標識。
記:巴士集團今年虧損,你怎么看待新公司今后的經營狀況?
孫:我對前景相當看好。
文章由(lisong)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