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會燃燒了10天的圣火就要熄滅了,作為首次由一座城市單獨舉辦的城運會,無論是賽事組織,還是賽程安排,武漢城運會都給人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作為以青少年選手為參賽主體的大型運動會,城運會的觀賞性并不太強,但就是在這樣一個賽事里,六城會用獨特的經營方式為武漢贏得了人氣。
門票贈市民 票務“零”收入
74個代表團、六千余名運動員,如此規模龐大的團體,無數的賽事,比賽門票收入無疑是一塊大蛋糕。但令人意外的是,六城會的票務收入卻幾乎為“零”。
本屆城運會所設置的24個大項中,賽艇、皮劃艇、射擊、射箭、武術,女曲、女壘等項目的比賽完全免費對市民開放,市民可隨意來到這些賽場,近距離感受大賽的氛圍。而在乒乓球、籃球等不免票的項目中,門票價格之低也令人忍不住走進賽場:白天一律10元;晚上需要燈光支持的項目一律20元。不過,開幕式前,組委會又深化“廉價路線”,所有的門票一律五折優惠,其中半數門票免費贈送給場館,場館自售自得。
開幕式門票收入在組委會的計劃中可進賬一千萬元,但彩排和預演的對外開放大大分流了觀眾,使得這個收入打了不少折扣。閉幕式明晚進行,據了解,組委會原本將門票定在50元,但后來又改為免費,將四萬張票都送給了社區、健身團隊,使江城市民盡可能近距離感受六城會所帶來的實惠。
據六城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門票收入近乎為“零”,城運會并非高端賽事是一大原因,但為了能讓更多市民參與體育,實施開放性、低價位的門票政策,可以讓市民更好地認識體育項目,推廣體育觀念,增加大眾娛樂活動。
門票缺失 品牌經營補上
眾所周知,大型賽事門票收入是組委會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六城會門票的“零”收入看上去似乎不那么“美”,缺失了門票的收入,六城會又依靠什么來達到預期資金目標呢?對此,組委會有關人士表示,市場招商已幫助他們實現了品牌經營收入近1.3億元,而這也已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
據了解,本屆城運會的主要收入形式是資金和體育裝備、信息系統、汽車等物資,總價值約為1.2億元,另外還有價值1000多萬元的通訊服務。六城會的品牌經營共分為四個層次:合作伙伴、贊助商、供應商和特許經營,其中10家合作伙伴的合同金額占經營總收入的絕大多數。組委會將運動會的開幕式、單項比賽、閉幕式、群體活動都做了商業包裝,除了賽事資源外,還推出了戶外廣告牌、媒體廣告等資源,客戶的投入和回報基本實現對等。
如此縝密的經營模式,自然為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帶來了巨大的實惠。2009年第11屆全運會將在山東舉行,六城會的品牌經營模式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發。
文章由(lisong)網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