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板塊上漲的邏輯:A股趨向分化,港股板塊效應明顯。A股教育個股的上漲更多源于估值修復、關注度回升、并購整合提速等因素,價值分化也愈發明顯,業績符合預期及更純正的個股享有更高的漲幅。港股教育個股的上漲主要源于民辦學校政策紅利及資金偏好,呈現板塊性的普漲。
下半年教育投資怎么看?港股板塊性上漲后,A股更具有估值優勢,因此我們認為下半年需更加關注A股教育的投資機會,優選業績完成度高、側重教育業務發展、成長邏輯清晰、具有龍頭地位的個股,建議重點關注科斯伍德、科銳國際、三壘股份。考慮到目前港股教育板塊性效應顯著、以及估值情況,我們認為下半年參與IPO或將優于參與二級市場交易。
早教:監管及運營風險小,滲透率有待提高。早教或托幼都未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受到政策監管和公辦力量介入較少,給予民資廣闊的發展空間。加盟模式下,需要關注品牌的粘性、加盟商選擇標準以及管控。直營模式則對管理和運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關注物業網點的選擇能力、標準化的打造、課程內容的更新以及師資的儲備。
民辦幼兒園:兩極分化下的夾縫求生。在財政和行政手段的雙重作用下,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將保持非營利的性質,切入這類幼兒園最好的方式或為提供品牌加盟、托管加盟或教具教輔。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以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提供高端、差異化的教學服務。
K12教培:借整頓之機,謀份額之局。全國性重點在于證照不全、超綱教學、競賽與學校招生掛鉤的機構,對K12教培行業內小工作室、個體老師類型的供給進行清理,為龍頭帶來快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
K12民辦學校:受益于人口聚集,品牌為核心。全國范圍內K12階段學校資源并不稀缺,人口遷移將持續提升一二線城市K12學歷教育需求。已經具有全國或區域性品牌影響力的集團以輕資產或重資產模式擴張帶來年化25——30%左右內生增長,或將成為配置型資產。新設品牌的集團是品牌逐步驗證的過程,隨著使用率的提升,學校進入爬坡期的業績彈性將較大。
民辦高教:量價齊升確定性較強。在公辦高校基本停止擴招的前提下,提高毛入學率的任務就落在民辦高校的身上,因此只要民辦高校的容量充足,未來放量的確定性較高。
職教培訓:競爭性考培趨于剛需,關注獲客成本。從成長空間看,競爭性考試培訓(參培率高)和技能培訓(潛在客戶多)優于通過類(職業資格)考試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