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恰好是很多企業花費很多時間、精力,總結一年來的經營得失、選擇新年經營方向、考慮企業未來發展規模等等問題的階段,這個時候有機會接觸到、了解到兩個從事中式餐飲連鎖行業的老總,都非常有眼光、思想、見解和魄力,都可以歸入年輕有為的行列,一個是70末,一個是80后,前者是很早就預見到早餐,特別是我們傳統的面點—包子的未來社會需求,自己先潛心經營個體早餐包子鋪,改善、改良包含包子口味在內的早餐經營模式,在趨于成熟階段的時候,毅然擴大經營規模,提升到早餐連鎖經營,借助直營和加盟兩種形式擴大企業的規模。后者是家庭經濟負擔原因,早早就輟學工作,在經歷了多年洋式和中式餐飲行業的打工經驗后,總結所從事的餐飲行業類型,總結餐飲行業的管理得失,集合社會交際力量,敏銳切入以骨湯為主的火鍋餐飲店,并逐步成長為比較有知名度的區域骨湯連鎖企業。
分析他們的成功,最主要的應該是他們的發展切入點:早餐連鎖由沿街游擊隊轉為有店鋪的正規軍,骨湯連鎖選擇以火鍋形式做足傳統的養生大骨湯文化,而且,在形象上兩家連鎖都賦予包子和燉湯新時代的商業藝術特點,給傳統的飲食換上符合現代人生活、養生、和新視覺要求的“精神面貌”等等。。。。以上的成功值得欽佩,而在佩服之余筆者的腦海里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首先,分析企業的發展時間,這兩家企業都有些相同之處,經營時間上大致都在四到五年;分析發展擴大的軌跡,都是自己先潛心經營單家店鋪,再總結經驗,由店家經營升級成連鎖總部經營;再分析經過兩三年的連鎖經營,旗下連鎖店數量快速發展后,都碰到了同樣的顧慮和障礙。從表面上看,是在直營店規范經營和加盟店經營是否規范不確定之間的矛盾,是在如何分配直營店和加盟店數量比例的核算,也或許是在純粹直營和直營與加盟并舉的選擇上有了一些猶豫,他們都選擇了暫時的放慢快速發展腳步,養精蓄銳,同時思考、探討如何再進一步發展,以上的個人分析,可能會有失偏頗,但是依筆者粗淺的思考,早餐連鎖和骨湯連鎖其實都碰到了以下幾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在兩家餐飲連鎖的創業之初,都是憑借著獨立自然人的整體優秀和好的經營理念發展起來的,成就了一個商業平臺,而在這個轉折階段上,應該是要解決如何從個體的優秀過渡或者升級到以優秀個人為核心的團隊卓越,來帶動本企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第二、要盡快做出讓企業管理有方向的判斷選擇,也就是說選擇或者改變企業經營方式。因為選擇純粹直營,還是選擇直營與加盟并舉,是關系到企業經營組織架構設置、人員配置的問題,選擇純粹直營就要在管理的梯隊上多下功夫,選擇直營與加盟并舉就要在管理方法上多下功夫。
第三,以目前兩家連鎖在社會企業群體里的行業地位,應該還屬于區域性質的知名企業,現在正處于從區域成長企業走向更大區域或者全國知名企業的第一步轉折,應該還要記住,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經營發展,原來經營一、二十家店(直營和聯盟)所采用的流程管理模式是否需要進行轉變,從流程管理轉變、升級到在優化流程基礎上的方陣管理模式,去調整、適應從區域成長企業走向更大區域或者全國知名企業的企業新階段的使命。
以上粗淺思考,可能會有些考慮欠缺,但本文目的是:期待著早餐連鎖和骨湯連鎖都能早日解決目前碰到的,讓我們看到更有整體實力的早餐和骨湯連鎖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