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經營領域25大新趨勢發布
作為“21世紀最主流的商業模式——特許經營”,在新的一年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近日,在中國政法大學特許經營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際,中國特許經營第一人——李維華博士發布了中國特許經營未來最新25大趨勢。
與此同時,2014年1月18~19日,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還將舉行《中國特許經營第一同學會》揭幕典禮,為企業搭建大型對接、服務平臺。
解讀:此次發布的未來25大趨勢包括,特許經營企業將出現一些熱門或新興的崗位,包括選址員、電商員、ERP信息員、網絡營銷員等;網絡招商勢頭繼續強勁,實體展會繼續走向下坡路;網絡營銷日趨普及,手段由借助外力變成企業自己直接著手,全員網絡營銷普及;生產商、經銷商、代理商等,都開始關注特許經營的渠道模式;加盟店投資總額能力持續走高;特許人企業的市場開始急速下沉,農村以及三四線城市等外緣市場日趨成為商家的新爭奪焦點。
在特許經營專家李維華看來,目前來看,“北京和上海的門店數量基本相當,但銷售額只有上海的一半。迪亞集團認為北京的消費力與上海存在差距。”
迪亞集團證實了上述消息,但并未明確表示離開北京的原因。一位接近迪亞集團的零售人士透露,“北京和上海的門店數量基本相當,但銷售額只有上海的一半。迪亞集團認為北京的消費力與上海存在差距。”
解讀:迪亞天天是介于標超和便利店之間的小型折扣店,由于具有家樂福的血統,一度因推出大量低價的自有品牌和折扣較多的生鮮商品而被人們所關注。然而在北京市場經過10年的游走,卻最終黯然離場。
迪亞天天的對手不僅有便利店,還有社區型超市,它既沒有前者的服務便捷,又沒有后者的商品豐富,由于自身特色不夠突出,難以與上述兩者抗衡,再加上北方地區的氣候和生活習慣所限,這類社區型的小型折扣店生存環境先天不足,選擇離開北京市場也是無奈之舉。
經濟型酒店巨頭趕潮進軍中端
中端品牌連鎖酒店的加速繁殖期已到來。剛剛經歷了大規模“圈地”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巨頭們,又集體向中端酒店進軍。經濟型酒店漢庭母公司、7天母公司、錦江集團密集推出中端品牌,兩三年內開店數量集體破百。
華住集團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旗下中端品牌全季酒店約為70家,預計2014年約120家,2015年約200家;7天母公司也同時拋出4個中端新品牌,其中的鉑濤菲諾計劃在2016年突破100家,2023年將達到300家的規模,另一新品牌ZMAX總裁黎洪有信心在3年內開出200家連鎖店;而錦江國際也計劃把包括新城飯店、新亞大酒店、南華亭酒店等上海知名老建筑打造成錦江都城系列。根據錦江股份(14.22, -0.02, -0.14%)的規劃,未來3至5年“錦江都城”計劃發展至100家。
解讀:隨著商務旅行及休閑出行需求的增長和升級,消費者對中端酒店的需求不斷增長。再加上國內現有三星酒店業績表現不佳,經濟型連鎖酒店巨頭紛紛瞄準了中端品牌的機會。
早在多年前,類似桔子酒店這樣的W-HOTEL(個性化精品酒店)就已悄悄崛起,受到時尚背包族們的喜愛,逐步擴展到藝術、文藝界人士,金領等人群。在追求生活品質和個性的今天,酒店市場也在渴求多元化、特色化的產品,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各具特色的中端酒店產品將迎來集中爆發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