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起,從經營模式以或“克隆”式特許經營中獲利的人以及那些希望加入“克隆”大軍的開始進行政府當權人物的游說,試圖改變法律。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特許人的經濟力量對法庭的影響開始發生效果,法庭開始接納特許人的主張,即統一的系統能夠培養出更好的競爭者,統一系統的實施被認為是支持競爭而不是反競爭。大批熱衷于經營模式特許經營人士的“院外游說”的結果是,美國法律開始允許特許人建立強大的復制型的經營模式特許經營。
同時,二戰剛結束時的經濟復蘇、二戰退伍老兵的就業安置、二戰退伍兵們手中持有大量社會閑散資本的狀況、早期商業特許經營的成功事例等也客觀環境也都非常有利于特許經營這種商業拓展方式、高效創業模式的迅速發展。
因此,法律的許可、政府的支持、特許經營模式本身的優勢以及受許人群體的壯大等有利因素的綜合影響便引發了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的美國特許經營大爆炸。許多采取經營模式特許經營的著名企業都在此期間獲得了高速發展和超常擴張,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分別于1950年、1955年開始了自己的特許經營。
特許經營受到了全美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1959年,面對美國特許經營的一片大好形式,為了進一步推動特許經營事業的發展,國際特許經營協會IFA成立。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克隆”為標志的商業模式特許經營已經迅速地在全美國全球擴展開來。一些商業模式克隆取得了成功,比如肯德基油炸雞、假日飯店、Taco Bell等,而一些沒有接受“克隆”經營模式概念的企業,諸如Howard Johnson的汽車飯店、Bob的大男孩飯店以及Shakey的比薩店等雖然享受到了最初特許經營分銷產品和服務所帶來的成功,但卻因為無法控制它們整個體系的質量與統一性而處于艱難的掙扎之中。兩相對比,“克隆”經營模式與“trade dress”的優勢更加凸顯。
在“克隆”與“trade dress”概念下的特許經營要比以往的特許經營有更大的成功機會和發展可能,因為它解決了先前特許經營體系的在管理、控制、質量、宣傳、商業秘密、體系拓展、培訓、工業產權和/或知識產權轉移等許多方面的痼疾。因此,在美國特許經營的發展歷史上,1960、70年代又出現了特許經營的再一次大流行。在20世紀70、80年代,特許經營在飯店、非食品零售店、旅館和汽車旅館領域占有主導地位。……
但遺憾的是,這次流行卻并不象Singer那時一樣是好的方面占據主流。因特許經營的盛行,卻也同時在美國的1960、70年代出現了大量的欺騙事件,導致這段時間是特許經營的低谷時期。
但很快,在政府、社會、企業、法律界等的共同努力之下,從1980年起,特許經營在美國又迎來了新的黃金發展時期。并且,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國蕭條時期促使特許經營的特許人和受許人們同時地轉向維護、重建、儲存、貯留之類的商業,以及轉向對于顧客重要產品——大件類比如汽車、房產、裝潢與主要的家用設備——的服務。
20世紀90年代以后,特許經營開始重新在美國步入飛速發展時期,同時,特許經營在全世界也都進入了全面大發展的熱潮之中,特許經營熱浪以其不可阻擋之勢迅速襲擊全球。



